网上有关“建筑安全知识内容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建筑安全知识内容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建筑安全常识有哪些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含施工现场的全过程、全方位和全体人员。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所谓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它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制度,是所有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企业各级***员的安全职责
作为我们建筑施工企业,它包括企业法人、分管经理、总工程师、项目经理、施工队长、安全员等
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企业路有关职能部]的.安全生产职责它包括生产部门、技术部门、机械设备部门、材料部门等,各职能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本
部门的安全生产负责。
一线工人的安全职责它包括各工种:肛、杠、钢筋工、架子工、电焊工、电工、起重工等工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施工现场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对项目安全生产负全面的领导责任。
建立健全以上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以后,必须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定期对前一-阶段进行目标考核。
二、施工现场的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施工组织总设计
一个施工现场, 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施工 组织设计为指导,单凭想到哪干到哪是搞不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工程项目开工前,安全生产技术部门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施I现场的水文地质、气象气候、季节变化等具体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可付诸实施,在施I过程中,还要根据工程项目特殊情况及时的调整和完善。另外,大型群体工程或结构复杂的重点工程,对其中专业性较强的项目,主要包括 :深基坑支护、净空较高的脚手架工程、模板支撑、起重吊装作业等要单独编制专项安全施I组织设计,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设计严加督查,以防范于万一。二000年,南京电视台演播大厅屋盖,因安全生产施工组织设计不严密,项目经理掉以轻心,最终导致因模板支撑失稳,在浇捣砼时坍塌,造成特大安全事故。工按措施交底
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工程师要将工程具体情况、分部分项工程的施I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向参加施工的工程负责人、工长和职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各分项工程开始前,项目工程师必须对单项工程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应有记录,有双方的签字和交底日期。
体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教育
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后再上岗作业,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权部门培训并台格后才能持证上岗。
有了以几项软件保证措施后,针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要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必须从如下几个硬件方面重点检查:脚手架的搭设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现场临时用电是否安全可靠,各类建筑机械设备是否灵敏有效,安全三件宝的使用、四口、五临边是否防护到位,落实好上面几项措施,就能有效地防止建筑业四大伤害事故的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伤亡、机械损伤)。
高处作业的安全知识有哪些
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业发生率最高的事故类型,排在建筑业“五大伤害”之首,约占各类事故总数的50﹪,目前执行的行业标准是《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一、高处作业的基本定义与分级:高处作业又称登高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2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分:1、一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2米-5米时(坠落半径2m)。2、二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5米-15米时(坠落半径3m)。3、三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15米-30米时(坠落半径4m)。4、特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大于30米时(坠落半径5m)。二、高处作业的一般规定:1、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前应进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应挂牢安全带,安全带使用做到高挂低用。所用工具应放入工具袋中。3、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须定期体检。4、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消除。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暴风雨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有隐患应立即整改。5、防护棚搭设与拆除时,应设警戒区,并落实监护人,严禁上下同时拆除。6、高处作业的施工及安全防护设施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期间还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排除。三、临边作业防护:在高处作业时,工作面边缘没有围护设施,或虽有围护设施,但高度低于0.8m时,此高处作业为临边作业。1、对临边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设施:①、基坑周边,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篷与挑檐边,无外脚手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及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②、无外脚手的楼层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楼段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③、井架与施工电梯和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地面通道上部应装设安全防护棚。④、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安全门,接料平台两侧的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或满扎竹笆。⑤、当临边的外侧面临街道时,应在防护栏杆外侧用标准密目式安全网等作全封闭处理。2、防护栏杆的搭设要求:①、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1~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护栏杆应高1.5m,并加挂安全立网。横杆长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②、栏杆柱的固定;当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打入地面50-70㎝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当在混凝土楼面、层面或墙面固定时,可采用预埋件与钢管(钢筋)焊牢。③、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18㎝高的档脚板,板下边距离地面的间隙应小于1㎝。四、洞口作业防护:1、预留洞口防护:①、边长在50㎝以下的洞口,可用木质盖板盖住洞口,盖板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进行固定好。②、边长为50~150㎝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间距不得大于20㎝。③、边长在1.5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2、电梯井口防护:①、电梯井口的固定棚门离地高度大于1.8m,门棚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15㎝,且涂上安全色标。②、电梯井内每隔两层(<10m)设置一道安全平网,网与井壁间隙不大于10㎝。
关于“建筑安全知识内容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胥玉聪]投稿,不代表敏斯特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p.mster.com.cn/zlan/202510-51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敏斯特的签约作者“胥玉聪”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建筑安全知识内容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建筑安全知识内容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建筑安...
文章不错《建筑安全知识内容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